走進「流動架生房」,左右兩旁放置著不同的物品:木製的老爺鐘、生了鏽的舊罐頭、掉了漆的器皿⋯⋯鎢絲燈的昏黃撒在每一個角落,令每一個木架、鐵器都添上一股懷舊的味道。抬頭看,昏黃的燈光亦映在掛滿於天花的一架架單車上。
在很多人眼中,物品用舊了,就應該換新的。但是,在這個懷舊架生房內的舊物都是昌哥、Stephanie 和 Cynthia 的「心頭好」,他們一有空就會踏著單車,四處尋覓舊物,再將新生代的創意與舊年代的美學融合,把別人眼中的「廢物」轉變為「寶物」,並以工藝傳承的姿態帶入家居日常。他們遊走城鄉,為社區和生活尋找更多可能性。
「流動架生車」
Stephanie是社區項目及藝術策展人,偶然機會遇上了有同樣興趣和志向的單車發燒友昌哥。昌哥平日踏著單車在區內遊走,把四處收集到的廢棄零件撿回去,改裝為舊單車。明明是來自兩個不同年代的人,本應「牛頭不搭馬嘴」,卻撞出燦爛的火花。
在60至80年代,我們不難發現香港街頭出現的載貨單車(Cargo Bike),用來運送貨物、牛奶、石油氣罐等。在歐洲,現時的載貨單車甚至成為了載小朋友上學的校巴。於是,他們靈機一觸,想把收回來的舊物打造出一輛Cargo Bike。「製造載貨單車的流動性可以很闊,我們構思時想到露營單車、美食車。因為平時常借工具給朋友或社福機構,所以不如直接製造一架載貨單車。於是,三人藉著「青年夢工匠 – 青年社會創新啟動計劃」開始了實習學徒計劃,招攬一共10名學徒,以完成上述目標,希望能隨時落區,開班教工藝之餘,也可以借用給居民,運送大型物件。
10名學徒是「原汁原味」的素人,就連最基本的打釘子、拿工具也十分生疏。但是,正因為舊物再用以及工藝相傳的新念,令他們走在一起。 學徒跟著昌哥到回收場找單車的舊零件,或落街拾卡板、鐵枝等有用廢料;再去五金舖見識、學買材料。一輛舊單車由拆散、再重新燒焊接鐵;由兩輪變成三輪,再駁上單車鏈,還要計數、畫圖、鋸木、電鑽上釘 ⋯⋯最終,他們合併兩輛「切頭切尾」的舊單車,再在車頭裝上特大木籃,打造了這部屬於社區的「流動架生車」。
不斷向前流動的「架生房」
Cargo Bike的完成只是開啟了「流動架生房」的另一篇章。Stephanie說,希望透過這個工作平台達到三個目的:推廣單車、工藝傳承及永續設計。團隊現時舉辦不少工作坊及藝術項目均是圍繞舊物和工藝,將創新思維融入傳統物件,並加入人文關懷元素。2019年夏天,團隊更帶著這份信念踏出香港,參加在荷蘭舉行的國際載貨單車節,成為香港第一支參展團隊,與其他國家分享交流。
Stephanie表示,「流動架生房」很能夠代表香港的狀態,因為香港的空間十分有限,不能像外國一樣建設流動咖啡室等設施宣揚工藝、升級再造的概念,而單車正正是一個最適合香港的平台。」一件「垃圾」、一架單車、一雙巧手,就能把人和社區連結起來。或許,這個不斷向前流動的架生房漸漸會讓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加入這個行列。
更多有關青年夢工匠的文章: